城市生活烦恼之高温地铁中不能承受的伤(图)

戴劲 实习生汤晓晨 2008年07月17日17:24 上海星期三
文乔勇/摄

文乔勇/摄

  连续一周气温都在35℃上下,上海已进入真正意义上的仲夏。气温配合油价一路上扬,选择“地下出行”的人是越来越多。据最新数据显示,上海轨道交通累计运营里程已达到5亿公里,运送乘客近47亿人次,轨交客流量再创新高。

  “上海的地铁就是用来挤的”,这句流行语恐怕已不足以形容乘客在高峰时段出行的遭遇。在身体频繁接触的过程中,一些“健康隐患”随之滋生——某门户网站对2000多名地铁族进行了调查,有92.7%的人就这么认为。

  为此,本报记者进行了实地体验,发现在高温天里乘地铁,还真是很“伤”人的一件事儿。

  “内伤”:有时像蒸笼,有时又像冷库

  早高峰时段,尤其是天热之后,“经常下车后就是一身的汗。”无奈之下,朱先生只好在办公室里挂一套干净衣服备换。

  对于需要换乘的人来说,需要准备的事情也许就更多了。黄小姐甚至多带了一件薄外套。“车厢内人越来越多,尤其是穿过换乘通道时,确实是大汗淋漓。但在前几站上地铁时,感觉甚至有点冷,这时外套就可以派上用场。”

  “有时像蒸笼,有时又像冷库,真是吃不消地铁里的空调效果。”似乎已经不是少数人有这样的感慨了。

  记者体验

  7月7日晨8点40分左右

  宝杨路站——上海火车站

  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虽然露天站台上方的巨大雨篷为候车的乘客挡住了刺眼的阳光,但仍感觉闷热难当,汗一个劲地往下淌,在记者随身携带的温度计上,显示室外温度为30.2℃。

  一位不停擦汗的大妈说,“要是这个站台上配备个‘乘客休息室’就好了,大家都在空调房里等车,也不容易中暑。”

  车门一打开,冷气就扑面而来,记者很快便感觉非常凉爽。但过了江湾镇站,乘客越来越多,列车上的中央空调仿佛不再起作用,车内温度直线上升。在层层人流的包围下,记者感觉不到新鲜空气的进入,置身车内,感觉令人窒息。身边一位孕妇,面色已经泛白,她艰难地从座位上站起来,努力挤到通气口下方,大口呼着气,才慢慢缓过神来。

  到达上海火车站时,记者再次查看了温度计,上面显示车内温度为32℃,而乘客们感觉到的闷热程度应该比实际温度要高很多。走出车厢,指针又慢慢回落到30.3℃。记者离开站台时,看见一位中年妇女从第一节车厢走出来,对司机大声说道,“把空调开开,里面快闷死了。”

  不过在通往地铁一号线的换乘通道里,倒也凉爽,温度计显示为29℃。但好景不长,来到一号线上海火车站站售票大厅,一股股热浪袭来,着实让人招架不住。记者再一看手中的温度计,水银柱的数值已飙升至32℃。

  “硬伤”:一个月脚被扭伤三次

  开往富锦路方向的一号线车门刚刚打开,一些乘客就迫不及待地冲出来,迅速穿过楼下的检票台,匆匆奔往驶向莘庄方向的站台。

  张薇就是其中一员。“自去年底北北延伸线开通后,我从共富新村站去人民广场,几乎都是站着的。冬天无所谓,可现在天这么热,车厢里的人都挤得前胸贴后背,我可不愿活受罪,还不如早5分钟出发,先往回乘一站。”“这是特殊时期的特殊现象。”张薇虽然无奈,但也只能这样说服自己。即使如此,她还是在回乘过程中遇到了麻烦,“下车的人一多,里面的想出去,外面的想进来,推搡等肢体动作就不可避免。仅这一个月,我的脚就被扭了三次。”

  记者体验

  7月8日早7点30分7月10日早8点

  宝安公路站——人民广场站

  7点40分,记者坐上一列开往莘庄的一号线地铁。离开通河新村站时,车厢内已被“塞”得满满的。地铁缓缓停靠在彭浦新村站,庞大的涌入的人潮更是榨干了车内的空间。慌乱之中,一位女士的凉鞋被挤掉了。

  像张薇那样的“回乘族”更是不在少数。记者观察了一下,在短短9分钟内,共有53名乘客“回乘”,有的人甚至往回乘了3站。而在这几次“回乘”中,有人的鞋子掉了,有人的包落地上了,有人的衣服甚至还被卡住,看上去险象环生。

  而在轨交六号线民生路站,记者从楼梯上往下看,底层的站台上全是黑鸦鸦的一片。等了两辆车,记者始终没挤上去,第三辆车到达时,记者被身后汹涌的人潮硬生生地推了进去。到达源深体育中心站时,记者礼让过两位乘客下车后,却再也挤不回车厢了。

  无奈之下,记者上了下一趟列车。车上依旧挤得很紧。身边的一位大叔猝不及防地打了一个喷嚏,溅得记者满手都是。他十分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人太多了,我的手动弹不得,抽不出来。"好不容易到了世纪大道站,乘客们“大换血”。车内的乘客拼命往外挤,车外的乘客拼命往里挤,屏蔽门关了3次都没有关上。

  不管是“回乘现象”还是“不遗余力也要挤”,一位乘客对记者吐露心声:“说到底,大家都是为了少受点罪。如果不是天热心躁,谁去这么折腾啊?”

  “神伤”:汗味体臭香水的“大杂烩”

  “天气一热,坐地铁时真恨不得戴个口罩。”唐小姐每天都要地铁一号线转乘二号线上下班,忍受车厢里的“怪味”已成了她迫不得已的习惯。

  经常出现的一幕是,唐小姐被人包围,“左边站个浓妆艳抹的女人,身上的香水味道逼人;右边则是正在吃豆浆油条的大男孩,由于太过投入以至于忘记有汁液流到了手背上;前面呢,是位一身正装的中年白领,埋着头打盹,嘴里呼出的粗气直接送到她的鼻前;后面则不知道站的是何方神圣,除了前三种混杂在一起的气味之外,总还有一股或浓或淡的狐臭来凑热闹。”而在这时,车厢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吹出的冷风完全失去效应。

  这个时候,唐小姐心里只能默默祈祷,“神呐,带走我吧,不然就带走这辆车厢上的其他人……”

  记者体验

  7月9日早8点20分人民广场站——中山公园站在人民广场站从地铁一号线换乘二号线。由于乘客可以在该站换乘三条地铁线,故早高峰期间,换乘大厅里人头攒动,局部人流“对冲”严重,但仍有成百上千的乘客像警察抓小偷一样赶乘地铁。仅30级的台阶,记者一共花了2分钟才走完。

  好不容易来到候车区域,乘客已经排上了数米的长龙,挤不上车的只好望车兴叹,好不容易挤上去的,也无一不是大汗淋漓。

  十分钟后,列车停在了南京西路站,由于上下车的乘客比较多,列车停靠的时间较长。吹不到流通的风,记者顿感车内温度上升。有的乘客拿出面纸,不停擦拭额头上的汗珠,有的乘客干脆“摇”起了手中的报纸。很快,空气中就出现了唐小姐形容的那种气味“大杂烩”。

  气味难闻还只是高温天乘坐地铁的“恩赐”之一,一些身着吊带衫、超短裙和露脐装的MM们则成为了车厢里的“雷区”。

  列车经人民广场站启动时,一名戴着墨镜的男子没有站稳,碰到了身边一位穿着清凉的女孩。只听那女子大叫一声“臭流氓”,在乘客们纷纷投来的各色目光中,“墨镜”的脸憋得通红,丢下一声道歉后,迅速钻出了车外。

  “别说是碰到她,就是一个不经意的眼神或者一个无意识动作,在某些敏感女士看来,都会有性骚扰嫌疑。”一位30岁左右的地铁男乘客向记者大吐苦水。他同时坦言,“如果对方穿得过于暴露,眼睛难免吃到‘冰淇淋’,不小心还会被人说‘色迷迷’。”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