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英美招聘金融团归来 千人等待只为3分钟

肖莉 2008年12月19日14:45 东方早报
13日,上海金融团纽约招聘会现场人头挤挤。
13日,上海金融团纽约招聘会现场人头挤挤。

  12月5日启程的上海市赴英美招聘高层次金融人才工作团(下称金融团)满载而归,收回数千份简历。一位参加了招聘的知情人士昨天透露,上千人参加了此次应聘,其中以纽约的场景最为盛大,不少人专门乘机赶到纽约、芝加哥和伦敦,排队等待一个多小时,就为了3分钟的机会。

  纽约招聘会“最豪华”

  整整10天的招聘经历,让参与者在奔波中感受沉重。知情人士感言,远没想到华尔街的情况这么糟糕。据透露,1000多人参加了纽约招聘会,300多人参加了伦敦招聘会,200多人参加了芝加哥招聘会。

  本次金融危机主要受灾领域是债券和衍生品,这一领域最强的华尔街受损最严重,失业的金融人士最多,而由于“中国人的数学天分最好,大量在华尔街就业的华人负责的正是债券和衍生品业务,使纽约成为‘重灾区’。”

  参加招聘的人士还告诉早报记者,华尔街股票投资家由于本次受害较轻,失业者并不多。

  而芝加哥市场主要以期货见长,不少投资者在债券受损后将资产配置到期市,使期货业相对“繁荣”,因此芝加哥的招聘相对冷清,求职者多为初级人才,而国内对这类人才需求不大。

  与招聘的火热相比,纽约消费的萧条,让人“惊心”:过去第五大道商场里从不打折的一线大牌都在大幅打折,国内金融高管最喜欢的Zegna西装,满街写着4折。过去即使在OUTLETS(大牌特卖场)里,也没有过这样的折扣。

  等一个多小时只为3分钟

  对于招聘会的热闹,上海的金融高管非常意外:不少海外人才或专门乘飞机,或开车十多小时赶来面试。

  “我看了挺难受的,很多过去的金融高管,排一个多小时的长队,只为了3分钟到5分钟的面试。过去这些人怎么会忍受这样的待遇?我们实在没办法,时间只有这么多。”一位招聘人士说。

  这位金融业高管算了个账:“我们当时收了上百份简历,看过之后粗粗算算,一个小时要面试30多个人,几乎2分钟就得面试一个,我们几乎掐着时间,一看时间差不多了,赶紧叫停,否则对其他应聘者不公平。”

  这些前来应聘的金融人才,一些是因为企业裁员而失业,还有部分则虽然还在岗、但担心失业。

  “我们的需求也不大,在国内经济也被波及的情况下,我们不裁员已经相当不错了,招聘的名额并不多。来应聘的人里面,有很多相当不错,不少都是工作了10多年、20多年的,已经做到高管了,这样的招聘确实让人很无奈。”

  一位“洋总裁”的应聘经历,让国内某金融高管略感尴尬。这位50多岁的“洋总裁”曾是某金融机构总裁,由于公司倒闭而失业,面试时他问招聘官:“你看有没有我适合的岗位?”国内的这位金融机构总经理只能遗憾回答,没有适合其能力的岗位。

  参加“2008年上海市海外高层次金融人才招聘会”的上海金融企业有19家,另有十几家公司委托代表团进行招聘。招聘会推出银行、基金、证券投资、保险等领域170多个职位。

  不计薪水要回归

  本次参加应聘的海外金融人才,最青睐的是国内证券公司,最受青睐的职位是投资岗位,且主要是股票投资。

  对此,一位参会的国内金融高管指出,按海外金融市场的薪筹体系,海外最贵的金融人才是投行人士,而银行、基金、保险等行业收入相对均衡,由于不了解中国市场,多数海外金融人才参照海外市场情况,首选证券业。

  “很多人以前是做债券和金融衍生品的,希望回国内做股票投资业务。”一位上海金融机构高管说,“大部分应聘者在面试时,没有提及薪酬,一些应聘者提到薪酬时,表示预期并不高,希望取得中国境内的薪酬水平。”

  招聘会上,一些在海外金融业“驰骋”10多年的应聘者告诉招聘方,其原来已达年薪50万至100万美元。据报道,本次招聘的部分岗位年薪最高可达150万元人民币(约合21.9万美元)。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