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估进账58亿美元 花旗迈出“瘦身”步伐(图)

沈雁飞 2009年01月15日11:08 东方早报
金融危机迫使金融巨头花旗集团开始拆分出售旗下资产。
金融危机迫使金融巨头花旗集团开始拆分出售旗下资产。

  “从不歇息”的花旗集团(Citigroup)终于顶不住金融危机的折腾,迈出了“瘦身”分拆的步伐。这家创立于1812年、一度占据全球银行业头把交椅的金融巨头由此开始艰难转型。

  当地时间1月13日,花旗集团与摩根士丹利公司(Morgan Stanley,简称“大摩”)同时宣布,旗下经纪业务部门正式合并。交易一旦完成,这家新成立的合资公司将超过刚刚收购美林的美国银行,成为全球最大的证券公司。

  这可能仅仅是花旗集团重组计划的开始。有消息称,花旗集团即将宣布一项将自身规模缩小三分之一的业务剥离计划,将业务重点缩至仅面向大型企业和富裕个人。

  此举或标志花旗传奇人物桑迪·威尔(Sanford Weill)创立的“金融超市”模式宣告终结。

  花旗进账58亿美元

  根据花旗集团和大摩的合并计划,将进行合并的部门包括花旗的经纪业务部门美邦(Smith Barney)、Smith Barney Australia、英国的Quilter业务,以及大摩的全球财富管理部门(Global Wealth Management Group)。花旗在日本的子公司Nikko Cordial Securities和私人银行业务不在合并之列。

  大摩将向花旗支付27亿美元现金,拥有合资公司51%的股份。交易完成后,花旗将有约95亿美元进账,税后约58亿美元。

  成立合资公司可以为上述两家公司节省约11亿美元的成本。

  合资公司名为摩根士丹利美邦(Morgan Stanley Smith Barney),旗下管理的客户资产约为1.7万亿美元,经纪人超过2万名。大摩联席总裁詹姆斯·高曼(James Gorma)将担任合资公司的董事会主席(Chairman);花旗全球财富管理部门美国和加拿大地区的总裁查尔斯·约斯顿(Charles Johnston)将担任合资公司总裁。

  该协议已经获得两家公司董事会批准,将于2009年三季度完成。

  根据两家公司签订的协议,两家公司目前的存款仍各自保留,合资公司吸收到的新资金将按照股权比例分配。双方的协议还表明,摩根士丹利有权在3年后将持股比例增至65%,4年后可增至80%,5年后则可以100%控股。花旗则称在至少5年内会维持“相当数量”的持股比例。

  “非卖品”美邦

  美邦是花旗集团全球理财业务的两大组成部门之一,亦是该集团旗下难得的“健康”资产。

  金融风暴中银行业虽然遭受重创,但其经纪业务相对稳定。花旗集团2008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即使在金融危机最严峻的去年前9个月,美邦的盈利依旧保持了2%的同比增长率,为花旗创造79.38亿美元收入,而花旗集团同期的总收入同比下滑了23%。

  美邦还在花旗集团全球理财业务中占据了逾八成份额。2007年全年,美邦创收105.29亿美元,对集团利润的贡献率仅次于美国信用卡业务和国际零售银行业务。

  即使撇开花旗集团,美邦本身在华尔街历史上亦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美邦是一家全球性的、全方位服务的投资银行及证券经纪公司。其主要的前身是1873年Charles D. Barney在费城成立的证券经纪公司,以及1892年Edward B. Smith在费城成立的一家证券公司;其另一重要前身是曾叱咤债券市场的所罗门兄弟公司(Salomon Brothers Inc.)。1997年,上述三家公司合并成为所罗门美邦控股公司,归入旅行者集团,一年后,旅行者集团和花旗银行合并,组成了如今的花旗集团。2003年,花旗集团将“所罗门”字头从该公司名称中抹去,只留下美邦这一名称。

  正因此,一个半月前的2008年11月21日,花旗集团首席执行官潘伟迪(Vikram Pandit)还曾在董事会坚决地称,“我没有出售美邦的意愿,我爱这项业务。”

  然而,刚刚进入2009年,潘伟迪就不得不食言出售“非卖品”美邦。

  结束“融超市时代”

  有分析师指出,花旗集团出售优质资产的举动是“卖掉自己的未来来解决目前的财务问题”——对急需现金周转的花旗来说,剥离美邦实属不得已的选择。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花旗将在1月16日公布的2008年四季报中宣布至少100亿美元的亏损,大大超过此前分析师的预计。2008年前三个季度,花旗已经亏损104亿美元。正因如此,花旗已经没有多少选择。

  事实上,花旗出售美邦(Smith Barney)的传闻2008年11月就曾出现过。由于市场担心信贷衍生品可能导致更大亏损,截至2008年11月21日的五个交易日内,花旗股价由9.52美元下跌至3.77美元,跌幅达60%,跌至约15年来低点。

  当时便有知情人士透露,由于股价大跌,花旗可能考虑出售资产自保。传闻多日的第一笔剥离交易被证实之后,业界继续盛传,这家集银行、理财和保险产品一站式购物“金融超市”模式先锋的金融巨头,将在最新季报发布同日,宣布更多后续的重大资产处置计划。

  据美国《纽约时报》披露,以潘伟迪为首的花旗管理层正在酝酿更广泛的资产分拆计划,公司可能会出售旗下消费金融部门以及自有品牌信用卡业务,并且打算大幅缩减自营交易业务,而只保留更为核心的企业批发银行业务和富人零售银行业务。

  此外,花旗旗下资产将最终分别纳入一家“好银行”和一家“坏银行”。大约7000亿美元资产被归入“坏银行”,剩下的1.1万亿美元优质业务资产则将归入“好银行”,包括公司金融、投资银行以及证券承销等。

  迄今为止,花旗仍未就上述传言正式表态。昨日,花旗内部人士拒绝就此接受早报记者采访。

  合并前景如何难料

  然而,给花旗当头一盆冷水的是,分析师警告,即使在经济景气时期,此类交易的成功率也不高。

  分析师相信,该交易的实际操作比理论论证难度大得多。在多数美国人疲于应付经济衰退影响之际,大摩扩大经纪业务的决定可说是放手一搏。

  Bernstein Research分析师Brad Hintz周一向客户表示:“合资公司可能面临长达数年的零售业务低迷,同时还需应对整合业务中的困难。”

  此外,分析师警告,券商交易往往会令优质理财顾问投入竞争对手怀抱,迫使相关公司提供优厚资金予以挽留。而且,合并过程通常不会一帆风顺。

  “鉴于瓦乔维亚收购英商保诚投信和AG Edwards时的整合问题,因此我们质疑大摩管理层能否迅速通过合并将理论上的利润率提高变成现实。”Hintz说,花旗和大摩需要三年时间才能成功完成合并。”

  花旗和大摩的市场表现正验证上述担忧。花旗股价周一挫跌17.04%,收报5.60美元,周二略有反弹。但周二盘后合并的消息一经宣布,其在电子盘中的股价旋即下挫。

  花旗连续四个季度亏损

  时间             亏损额

  2007年第四季度   98亿美元

  2008年第一季度   51.1亿美元

  2008年第二季度   25亿美元

  2008年第三季度   28亿美元

  2008年第四季度    预计100亿美元

  背景资料 花旗帝国史

  历经近两个世纪的潜心开拓,花旗集团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金融服务机构,资产达1万亿美元,在全球雇有27万名雇员,为逾100多个国家约2亿消费者、企业、政府及机构提供名目繁多的金融产品及服务,包括消费者银行和信贷、企业和投资银行、保险、证券经纪及资产管理服务。以红色雨伞为标志的花旗集团旗下的主要品牌包括:花旗银行、旅行家集团、所罗门美邦、CitiFinancial及Primerica金融服务公司。

  花旗银行(Citibank)是花旗集团(Citigroup)属下的一家零售银行,其主要前身是1812年6月16日成立的“纽约城市银行”(City Bank of New York),经过近两个世纪的发展、并购,已成为美国最大的银行。

  1998年10月,花旗银行的母公司及控股公司“花旗公司”(Citicorp)与“旅行家集团”(Travelers Group)合并组成花旗集团。

  旅行者集团原是一家生命与财产保险公司,后收购美邦(Smith Barney)公司,把业务范围扩大到了投资银行、商业信贷、融资服务等领域。1997年,该公司又以90亿美元兼并了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所罗门兄弟公司,新组建的所罗门美邦公司一跃成为美国第二大投资银行。

  旅行者集团目前的业务范围主要为:生命与财产保险、投资银行、商业信贷、私人理财、资产管理等。

  记者观察

  “解体”是 更好的选择

  让市场异常不安的是,在连续四个季度巨额亏损的压力下,花旗集团出售资产增加流动性的选择是否会带来复苏的希望?

  随着高级顾问鲁宾近日宣布离任,花旗集团首席执行官潘伟迪团队还考虑成立一家新的实体存放贷款和其他问题资产,希望改善花旗的资产负债表,以保障问题资产的顺利出售。关于出售业务的思路,潘伟迪在一份声明中这样表达:“我们将获得可用于促进其他核心业务的股本金。”

  著名发展战略专家武建东昨日接受早报采访时表示,出售部分资产,会成为花旗一个特定时期的策略选择。但是,不断出售资产以增加流动性,那么资产总有枯竭的一天,终究难于逃脱破产解体的命运,这对投资者而言是不公平的。

  经过连续四个季度巨亏后,2008年可能成为花旗集团有史以来亏损最严重的一年。

  截至2009年1月13日,花旗的股价由此前的50多美元跌至5.95美元,其市值仅为321亿美元,还抵不上中国招商银行(600036)的市值。去年10月份以来,花旗一直在试图改善资本状况,并积极寻求政府救助。

  迄今为止,花旗已接受了美国政府至少450亿美元的注资和援助。《纽约时报》昨日称,美国政府现在尽力避免再为花旗动用纳税人的钱。

  花旗集团由此不得不迫于政治压力,忍痛转型——分拆旗下资产,这也意味着其一贯标榜的“金融超市”模式的终结。

  武建东说,对目前的花旗而言,“解体”是更好的选择。花旗连续报亏正是为金融危机买单的结果,与其等待资产枯竭,不如择机选择”解体“。其优势在于,使市场所有的参与者都在可控制的进程中做出投资决策。

  花旗集团1998年由旅行者集团和前花旗银行合并而来,是银行、理财和保险产品一站式购物“金融超市”模式的先锋。但尾大不掉,花旗从未能真正发挥出这种模式的威力。

  然而,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常务理事谭雅玲均对“花旗分拆”一事持谨慎态度。谭雅玲接受早报采访时说,预测花旗的未来为时尚早,美国金融业的制度和观念都在进一步创新,包括金融制度、市场规则和机构联系都会重新调整,那么这将创造一种新的高度。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