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明孝陵方城明楼加顶完工 残墙渗水缓解

蔡震 2009年06月30日10:21 扬子晚报

  600多年前,朱元璋在明孝陵前建造了一座城门来看守自己的帝陵,称作“方城明楼”。遗憾的是,晚清太平天国一场战火烧毁了明楼屋顶,令这座明孝陵现存体量最大的建筑遗存徒剩四壁。雨水顺着失去屋顶庇护的残墙,不断往下侵蚀——经有关专家多次论证,国家文物局审批,历时一年多,明楼加顶保护工程终于完工。“明孝陵方城明楼保护修缮工程竣工典礼”将于7月3日在明孝陵明楼前隆重举办。然而围绕着这个新建的“明楼”,古建筑保护专家提出了种种质疑,考问世界文化遗产该如何保护。

  新明楼先睹

  琉璃瓦规格比天安门还高,内里多了很多彩绘

  昨日,记者随同几位明史专家和古建筑保护专家来到位于南京东郊的世界文化遗产——明孝陵遗址。

  记者站在方城前的广场上抬头仰望,金灿灿的黄色琉璃大屋顶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耀眼,厚厚的红色明楼墙壁托起了这个巨大的金黄色“帽子”,看上去很像北京的天安门城楼。施工人员介绍说:“明楼房顶用的是‘三样瓦’,北京天安门上的琉璃瓦则是‘四样瓦’,明楼房顶瓦片比天安门大一规格,而‘三样瓦’又比故宫太和殿的瓦片小一个规格。近10万多片琉璃瓦,全部是北京琉璃厂定制。”

  沿着方城中间通道54级台阶上到城台,从拱门进得里面,原来斑剥的墙面,里外都已被粉刷一新,高高的天花藻井也画满了彩绘。据施工方说,彩绘面积加起来有2000多平方米,10多位画工花了4个多月才完成。彩绘全部沿袭明代风格,色彩以黄、绿、蓝、红为主,图案既有“团龙彩云”式的,也有旋转花团式的。顶部天花采用“和玺彩绘”的画法,这是明代皇家高等级的彩绘,图案为明朝五爪团龙三彩云图,只有在北京故宫、十三陵等“皇家园林”才能看到。而顶外部的斗拱和额方则采用以花草为主“旋子彩绘”法。彩绘颜料为自然矿物质颜料,具有防腐、防蛀以及防褪色的特性。

  一位游客对记者说,来南京明孝陵多次,不知道方城上原来还有个楼,突然间冒出一座金黄金黄的大屋顶建筑,似乎一下难以接受。明史专家回答说,方城上原来就有明楼,“可惜的是清咸丰三年(1853年)3月19日,太平军攻克南京,明楼遭‘灭顶之灾’”。

  关于新顶

  加顶是为了防止残墙渗水,设计更多考虑明孝陵是城市名片

  为什么要在方城上加顶,中山陵园管理局负责人的说法是,为了解决明孝陵方城城台券洞渗水问题。一百多年来,由于明楼失去了木结构的大屋顶,城台渗水问题就逐渐彰显出来了。早先明楼室内的地面未作防水处理,一旦下雨,四面墙垣内的雨水无法排出,像个大水池一样蓄积在内,必然会向下渗透至方城内部。

  针对这一问题,在以往方城明楼的保护维修中也做过重点处理。在当时疗效明显,但短短几十年后,渗水问题更加严重。据介绍,随着考古工作的进展,考古专家勘探分析时发现,孝陵明楼的四面墙体并不是简单地建于城台台面之上,而是从方城内部即开始砌筑墙体,明楼的墙体是与下部方城城台的主体部分连为一体的。这样一来,雨水会顺着明楼四周墙面向下渗漏,而这一垂直型的渗漏面又是明楼地面方砖以下水平型防渗水层所无法有效发挥阻隔作用的,这才是以往防渗工作事倍功半的原因。因此,在方城之上加顶保护,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

  2006年《世界文化遗产南京明孝陵方城明楼保护设计方案》出台,2008年初,方城明楼的保护设计方案获得国家文物局的批复。2008年6月15日,方城明楼保护工程正式开工。

  那么,加一个什么样的屋顶是合适的呢?是加一个完全迥异于传统形式的屋顶?还是加一个贴近历史原貌的顶呢?对古建筑保护,按照惯例是修旧如旧的原则,此次为何采用了外观是明式建筑,内部却采用新结构、新材料?

  主持明孝陵方城明楼加顶保护工程设计的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副院长郭华瑜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个问题其实反映了东西方文物建筑保护的不同观念和方法。这也是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原因。“我想,文物建筑的价值不仅体现在考古学层面,它同时具有社会价值与意义,在城市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明孝陵作为南京的一张重要城市名片,如何体现孝陵建筑群的整体面貌与价值,传递真实的历史信息,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这也是我们采用具有明初官式建筑特征的屋顶形式时的考虑因素。”

  记者了解到,这一工程从开始研究到实施完成,经历了近三年时间。设计方案经专家组十几轮反复调研论证及修改后敲定。2006年,郭华瑜接手该项目,跑遍了北京十三陵及明代皇家建筑,“考虑到明孝陵整体空间感受,我们做了大胆的设想,屋顶采用黄色重檐歇山琉璃顶,支架采用的是轻钢形式,达到减轻负载的目的”。那么这个顶究竟能否承载近10万片琉璃瓦,以及轻钢结构?对此,郭华瑜表示,之前对方城做过体检和计算,它的基础和明故宫、明东陵一样,是用黄泥和石头分层夯实的,比现在的水泥砂浆还要牢,承载这样的顶没有任何问题。记者问加了顶后渗漏问题解决了没有?郭华瑜说:“从现在情况看,加顶后方城券洞内的渗水现象已明显得到缓解,墙体已逐渐收干。即使下大雨期间,券洞内墙体也不会泛水,更不会形成水滴。应该说达到了预期保护效果。我们期待着和南京市民,以及全国各地的游客一同感受和评价。”

  质疑

  方城能否扛得动新顶,最大的疑问是究竟是保护还是复建

  1、怎么如此随意地就干呢?

  明孝陵方城明楼的加顶保护项目,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南京大学中国文化与文物研究所副所长、历史系教授、古建筑研究保护专家周学鹰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毫不犹豫地谈了他对新建明楼的质疑。

  “假如不做这件事情,那么是否可以说,方城就面临危险的境地?回答如果:是,请问比明孝陵方城更早的中华门是否也要新建一座城楼;南京现存20多公里的明城墙,是否也要建一条加顶的长廊来防止雨水的侵蚀?难道明孝陵的顶上下雨,其它地方就不下雨吗?”周学鹰首先给出了几个问号。他认为,方城就是要采取保护措施,也是一件十分严谨的科学研究活动,“不是说,去几趟北京十三陵,就能弄出一个设计方案来。这是世界文化遗产,它不仅是南京的,也不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怎么能随意地就做呢?这不是‘戏说乾隆’吗?”

  2、究竟是保护还是在复建?

  周学鹰边说边上网调出了国家文物局对此事作出的批复,国家文物局于2008年6月18日,就明孝陵方城明楼保护一事,向江苏省文物局发出《关于切实做好明孝陵方城明楼保护工作的函》,再次就有关事项重申:“该项目的性质是为保护现存建筑遗存而做的防护设施,不得复建明楼。”《世界文化遗产公约》也一再强调严禁复建。而且国家文物局文保司世界遗产处处长刘华彬也曾表示,加顶材料尽可能采用重量较轻的结构形式,并可适当使用明代城楼建筑元素。“现在客观上是什么?最终结果,我们看到的是,是屋顶采用黄色琉璃瓦的重檐歇山顶的巨大建筑,暂且不说这个顶是否就是当年的那个顶,最起码是参考了明代帝陵建筑的形式,即使材料采用了现代材料,外观还是复古的呀?那么,这是不是复建呢?”

  周学鹰教授还指出,即使客观上确实要抢救性保护,那么在原来的明楼墙基上新建个顶,也只能保护方城平台中间部位,其他周边屋顶遮挡不到的地方怎么办?雨水不会遵照人们的意愿,有选择性地落下来。

  3、明楼新顶依据什么而造?

  至于新建的这个顶是否具有明初官式建筑特征的屋顶形式,周学鹰认为,这要看新顶是怎么建的。一是看“大木作”,就是斗拱的斗口大小如何选择,斗拱出挑多少?最重要的是内部梁架构造是如何确定的,歇山屋顶做法多样,现在的构造依据是什么?另外还要看“小木作”,天花藻井和门窗隔断怎么定的。最后看“彩绘作”,这些彩绘依据什么等等。如果说套用北京十三陵的做法,那就可能不对。因为当年修建明凰宫和明孝陵主要用的是以蒯祥祖辈和父辈为首的苏州民间香山邦的能工巧匠,当时按照皇家的规定,结合了许多民间的手法。而北京的明代建筑是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蒯祥随父应征去建的,他技艺高超,朱棣称他为“蒯鲁班”。因此,北京的明代建筑并不代表南京的明代建筑。

  4、施工措施能否“可拆除”?

  据设计方介绍,新建的顶框架采用的是现代轻质材料,不会对方城造成负载压力。对此,周学鹰提出不同看法,他表示,如今的方城其实已适应了无顶的明楼墙体重量,现在的新顶不是孤悬在半空中,也不是气垫托起的。即便构架是轻质钢材,但顶部用的是多达近10万片的琉璃瓦,加上支撑结构,估计每平方米重达几百公斤。设计者仅说明了上檐屋顶是钢结构,那么下檐结构是什么?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利用原有墙体承重,是不能够满足结构要求的。退一步而言,假使利用原有墙体,则必须对其大动干戈,这就不符合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要求。无论是何种结构形式,为了支撑这么庞大的顶,钢结构必须要深入到方城里,或者是独立柱基,或者是条基,否则无法稳定。而这样的结果,必然是对方城台基的多处开挖(建筑内、外的每一根柱子,均对应一个柱洞),并且是深度开挖。因此,台基、原有的墙体如何保护,墙体在不在?采用措施是否具有可逆性?

  而可逆性,是对世界文化遗产采取保护措施的最起码的要求。周学鹰肯定地说:“现在添加的建筑巨大重压之下,对历经风霜的原有文物建筑影响甚巨。对比现在中华门上添加的城楼,大多是采用了泡沫等复合材料,没有琉璃瓦、钢结构这样沉重的东西,措施可逆,随时可以拆除,对下部台基几乎没有影响。国家文物部门曾来人强调对明孝陵原有建筑尽可能减少干预,那么究竟是如何干预、干预了多少,要有个清楚的交代。另外,如果将来这个顶没有起到真正的保护作用,一旦拆掉,原有的墙体、台基是否能够复原,怎样复原?答案应是否定的,已经拆除的墙体、钻孔的台基是不可逆的。

  回应:项目是经过国家文物局批准的

  针对社会上的传闻和学界的质疑,本报记者采访了江苏省文物局文物保护处束有春处长,他明确地对记者表示:“项目是经过省文物局批准后上报国家文物局,并得到了认可才动工的,程序是完善的。方城明楼加顶,为的是更好地保护世界文化遗产。600多年的风雨侵蚀,加顶不是复建,是一种保护措施。”束有春还指出,不可能在这样一处历史文化建筑上加盖现代化的顶棚,只能在保持与原有古建筑相对一致的基础上设计保护方案。他打比方说:“就如同一个人上了岁数,头发掉光了,风吹日晒的难免会生病,也影响美观,那么给他戴上一顶适合他的帽子,既遮挡风雨,又焕发青春。当然这个比喻不一定恰当。”他强调,历史上方城确有明楼,只是没有留下多少文献资料。此次是在参考相关历史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外观保持与原古建筑一致,但材料运用上采用了新型轻制材料,应当对方城保护只有好处。至于传闻说,施工中对方城原明楼原墙体建筑动了一些手脚,做了变动,他表示并不清楚。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