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鱼稻共养 助推少数民族经济腾飞

2009年07月20日17:09 新浪城市联盟-长三角
东华大学研究生赴贵州黔东南西江苗寨实践团部分成员
东华大学研究生赴贵州黔东南西江苗寨实践团部分成员

  近日,来自上海的东华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团队深入贵州省黔东南西江苗寨等地进行实地考察调研,推广采用微生物技术的鱼稻共养等生态农业的先进科技。此次实践活动目的在于让研究生通过深入农村贫困地区见证建国以来60年的惠农政策给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变化。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客观理性地认清国情,发挥研究生专业优势和特长,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出一份力量,培养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东华大学研究生赴贵州黔东南西江苗寨实践团以“鱼稻共养”为切入点,在贵州省黔东南州团委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前期的调研、资料收集以及实地走访、考察,发现当地由于长久的耕作以及人们缺乏科学养殖管理技术,造成土壤的贫瘠,稻鱼共养的产量、经济效益受到很大的限制。而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如果将微生物技术应用到传统鱼稻共养方法中,利用稻田的浅水及土壤环境中的微生物作为水稻和食用鱼之间能量交换的纽带,较之传统稻田养鱼既增加了稻米产量又扩大了鱼的养殖规模,且能够建立起一条环保的有机生态链,生产出无污染的生态稻米和生态鱼,使得产品的品质和售价较之以前将有大幅提高,获利途径相对增多。该技术在浙江省青田首度实施之后反响良好,已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评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对黔东南地区发展生态农业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实践团在调查中发现虽然利用微生物技术促进鱼稻共养产量的提高具有非常大的优越性,但在当地推广的进程却比较艰难。在走访中,很多农民表示愿意采用这样能增收增产的技术;但是在实际中,却很少有农民去尝试这样的新技术。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一方面,是由于经济问题,因为他们一年的日常生活都要靠这些农田的收成来维持,一旦采用微生物技术的尝试失败,下一年他们就有可能要挨饿,所以在这一定程度上说他们也不敢去尝试。另一方面,他们对采用微生物技术的稻鱼共养的认识还存在着一定地误区,有些农民听说采用新技术要在稻田四周挖一条沟,就误理解成稻田里全要挖成沟,这样就会影响种植稻秧了,认为传统鱼稻共养方法比较安全、稳妥。其实不然,在稻田的四周挖的沟是很狭窄的,根本不会影响稻秧苗的种植。

  经过十多天的考察、调研,实践团认为农民的这种担心不是不无道理的,一方面,应给农民提供培训的机会,让他们对新技术有一个正解的认识,加以正确的引导,解开他们的思想禁锢。另一方面,应提供资金上的支持,免去农民的后顾之忧,在试验阶段不要让农民自己去承担风险,而由企业或政府来承担。这样不仅可以真正使农民得到实惠,更能推进新农村的建设的进程。

  在调研过程中,此实践团队受到了黔东南州团委的热情接待和大力支持,他们对该项目也表示了浓厚的兴趣。在实地调研结束后,州团委就同学们的调研感受,结果等方面专门组织了一次座谈,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肯定。另外,黔东南电视台1台以及2台也对东华大学研究生赴贵州黔东南西江苗寨实践团作出了相关的报道。

  虽然鱼稻共养等一系列的先进农业科技的推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需要一个过程,但是东华大学研究生实践团相信,通过不断实践不断总结,各方力量协同合作,一定会取得重大进展。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