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基地,不管是高新技术产业还是传统制造业的发展,这几年有一个特点,就是习惯将总部、研发中心、营销中心等设在大城市,而其生产基地设在远郊或外地等,这就要求开发区在功能定位上必须有所转变。
中国区域经济协会顾问、著名的区域经济专家陈栋生说,这种变化导致开发区在功能定位上要朝着产业融合和配套、形成完整产业链的阶段迈进。产业集聚因此成为开发区新时代的重要“核心”之一。
从产业集聚形成的过程来看,伴随着区域的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生产设施及其配套设施建设,受规模经济内在要求的驱动,必然会导致不同等级规模的生产相同产品或类似产品,或者生产它们上下游产业产品的企业集中连片布局,其结果是在集聚机制的作用下,不同城镇之间通过产业关联和其他一些经济联系而集聚成群。
以上海的漕河泾松江高科技园为例,其从一开始就明确定位为光电仪产业园区,并致力于为形成一条条完整产业链提供完善的发展环境。目前,该高科技园入驻的70多家企业中,超过一半的企业均为已形成产业链的企业。
华夏幸福基业工业地产事业部首席产业分析师谢洪毅介绍,固安工业园区在2002年做规划的时候,曾考虑过服装业等传统产业,但这样的念头很快就被摈弃。“产业规划必须要有前瞻性,要走高端路线。”谢洪毅说,那些传统的、低利润率的、污染的项目都不能要。
这样的高标准的产业规划是为了以后产业升级留空间。谢洪毅强调,园区的规划会随着国家政策和产业发展的变化而进行“动态”地改变。比如,固安工业园区此前确定的三大核心产业方向为“电子信息产业”、“汽车零部件产业”和“民生用品产业”,现在则确定了现代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和汽车零配件制造三大重点产业。
谢洪毅强调,像固安工业园区这样的园区不适合走单一的产业链条发展模式,必须多种形式共存。作为北京的卫星城工业园区,固安产业规划首先需要考虑的是与北京的产业进行互动。“北京毕竟是母体。”他说。
而且,产业规划只确定大的方向,不宜规划太细。“作为一个工业园区,产业规划只需要大的方向,并重点和择机发展,确保至少5年内和未来长期发展留下空间。”谢洪毅说。
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身处北京、天津产业带中心的固安工业园区,在以信息产业为龙头的高技术推动下,培育出了一个新型的通信产业园区,并成功吸引了众多知名企业入驻。
2006年1月,作为中国平板显示的龙头企业京东方落户固安工业园区,拉开了固安工业园区构建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的序幕。园区依托京东方这种龙头企业,实施产业链招商。
陈栋生表示:“在前瞻性的产业规划基础之上,招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专业招商是园区规划落到实处的保障,也是产业聚集和园区走向何处的源头。”
与开发区发展经历不同阶段一样,工业园区的招商也经历过几个阶段,早期的园区招商基本都是“来者不拒”,但这样发展的后果是,在城市急需转型、产业需要升级换代的时候,“腾笼换鸟”便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不可回避的痛处。而早期一些地方官员的“政绩观”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招商的质量,他们并不太在意企业对于当地环境的影响,只要能创造更多的GDP。
“现在的地方领导不再以短期的政绩效果为判断标准。以固安为例,园区在招商过程中,第一条标准就是环保标准,不符合产业规划和环保的项目都不再需要。” 固安工业园区招商局常务副局长王晨霞说。
坚持产业招商,这是第三代工业园区的共同特点。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有利于产业高度集聚,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留住龙头企业。所谓“一花开来百花香”,只有在大的产业规划内招商,才能真正吸引龙头企业,并带来产业链上下游的诸多企业。
2004年,华夏幸福基业设立专门招商机构,这些由海归人员、外籍人士组成的招商人员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可以在对园区主导产业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确定招商的主攻方向。与此相配套,公司还制定了激励政策,按任务定期进行考核,实现市场化运作。目前,华夏幸福基业招商人员达500人,企业基础数据达9万条,初步接触客户12000个,深度接触客户4000个。
除此,由于第三代开发区已经由单纯的工业区变成了新城区,所以都很关注“后建设”的问题,这也是招商队伍必须持续的工作。“改变以往单纯的‘政府服务企业化’来增加服务效率,新的开发区服务模式不仅强调便利的一站式服务模式,还应为企业创造价值,诸如企业家俱乐部、企业创新平台等新的服务内容,这将成为开发区发展的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