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演艺要挖掘当地文化的根—访宋城集团董事局主席黄巧灵

2014年03月03日11:40  新浪资讯

  记者:目前,宋城已经在一些地方陆续输出“千古情”品牌,挑选目的地的标准是什么?这次的《三亚千古情》有哪些亮点?

  黄巧灵:我们所选择的地方,必须具备三个要素:有文化,有市场,还有绝佳的自然风情、文化特色能吸引我。

  我们所建的每一个主题公园,都要挖掘当地文化的根;每一场“千古情”演出都要抓住当地文化的魂。因此,每个版本的“千古情”的最大特色就是不同地方的文化差异,例如杭州的白娘子、丽江的马帮、三亚的黎风苗俗,就是亮点。

  《三亚千古情》既挖掘出了三亚不为人知的历史文化,也涵盖了它具有现代色彩的沙滩海韵。无论是故事主体,还是服装、道具、音乐、视频,我们都严格根据采风得来的一手资料来设计,真实、完整地反映地方的历史文化,而不是单纯使用炫目的舞台元素。“千古情”的文化表述是清晰的,舞台上的一切都要围绕文化主题而来,只有这样,我们传递给观众的东西才是具有感染力的。像所有“千古情”系列演出一样,《三亚千古情》也具有高超的技术手段和设备。更重要的是,它同样延续了我们对于每一场演出的情感投入和精品意识。

  当然,选择三亚也有一点个人“私心”在里面。早在1987年海南建省时,我的第一次创业就在三亚,大家称我是开发海南旅游的第一人。三亚留下了我的青春、激情和懵懂。

  记者:“宋城演艺模式”的多地输出,您对其中的困难和风险是否有充分的考量?有一种观点认为,宋城一旦摊子铺得太大,其管理和经营都会遭遇一定的挑战。您怎么看待这一观点?

  黄巧灵:任何一个项目的发展就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可能遇到困难,这是很正常的。没有人能保证每一台节目都会大获成功。但是,我们尽最大诚意去做了,而且节目符合市场需求,所以与同行相比,我们的成功概率是很高的。别人以为我们的成功来得很容易,我要强调,这么多年,我们的教训比经验多,这就是财富。

  目前宋城股份旗下拥有23个剧院,座位总数达39100个,超过伦敦西区全部剧院总座位数,并达到美国百老汇全部座位数的81.5%。我们目标是用3年时间成为世界演艺第一企业。从座位数、演出场次、观众人数、利润等指标来看,我们完全具备这一能力。我们也对国外相关市场做过深入研究。

  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口味各异的观众,我们也需要不断地寻求改变。但不变的是充分挖掘文化的“根”与“魂”,是永远接受新事物,是永远以市场为导向、以观众为衣食父母。

  记者:大型的旅游演艺发展了这么多年,有的还在创造奇迹,有的则已经江河日下,但不变的是地方政府打造演艺的热情。您作为业内操作大型旅游演艺的元老级人物,如何看待目前整体的发展格局以及未来的趋势?

  黄巧灵:我认为,很多地方重视发展大型的旅游演艺,这是很有眼光的行为,因为这也是一次系统梳理自己地方文化的机会,而这种梳理对于城市的发展非常重要。

  中国的旅游演艺市场方兴未艾。在这个过程中,演艺市场的格局也会不断变化,经历洗牌。与其他演艺模式不同,宋城的旅游演艺不是公园的配套设施,而是演艺主导型的。主题公园是为了演艺而设置,把与演艺内容相关的东西展示出来,使游客先逛公园体验,再看演出,会有更深刻的感受。

  虽然一定有风险,但中国的旅游演艺行业是总体向上发展的,未来随着自由行、带薪休假等不断健全,我认为其发展前景是光明的。

  在一些旅游城市,商业化的气息已经很浓厚了,文化的体现则越来越式微。大型旅游演艺可以弥补这一点,在演出中需剔除过浓的商业化元素,淋漓尽致地表达文化。因为,文化是隽永的,是值得顶礼膜拜的。

  ●记者手记

  在全国一线旅游目的地拥有堪称精品的旅游演艺产品,这不仅是宋城的理想,也是旅游演艺行业共同的梦想。经历了新鲜摸索、蜂拥而上以及优者愈优、劣者日暮的市场分化,大型旅游演艺已然到了发挥规模效应、持续缔造精品的阶段。

  没有人会拒绝精品。游客能欣赏精彩的演出,企业能收获丰厚的效益和良好口碑,目的地城市能够提升形象。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创造精品。理想可以张扬,而理想落地的过程却必须直面考验。对于大型旅游演艺项目来讲,文化赋予其深刻,市场赋予其活力,创新赋予其不断生长的可能。这样的旅游演艺,才属于未来的舞台。

  采访中,黄巧灵给记者留下的突出印象是,具有典型的上个世纪80年代那批创业者的理想主义情怀,有激情、有苦干、也有煽动力。黄巧灵自己也几次说道:“我现在不缺钱,就想做点事。”同样,那一批创业者里,冯仑的一句感叹也很有名——“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宋城模式经历了巨大的成功,未来,该如何继续与现实碰撞,他们需要用更多的智慧、眼界、行动去书写情怀。

  来源:中国旅游报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