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公里外滩全面改造 大树不搬雕塑保留(图)

周凯 徐斌忠 2008年05月29日09:45 新闻晨报
外滩滨水区城市设计方案效果图局部。方案目前正向市民及国内外游客广泛征求意见。
外滩滨水区城市设计方案效果图局部。方案目前正向市民及国内外游客广泛征求意见。

  1.8公里的外滩滨水区域将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增设的“四大广场”将弥补拆除“亚一弯”后的景观缺憾,吴淞路闸桥也将适时拆除……昨天举行的市政府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市规划局局长毛佳、副局长伍江描述了外滩的未来画卷。昨天起,外滩滨水区城市设计方案开始在市规划局网站公示,市城市规划展示馆也摆放了设计方案的效果沙盘,广泛征求市民和国内外游客的意见和建议。之后,有关部门将对相关意见进行收集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城市设计方案进行完善,确保外滩通道建设和地面环境景观塑造同步完成。

  毛佳透露,外滩滨水区改造计划今年四季度启动,明年年底前竣工。2010年世博会前,外滩将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为何改造被机动交通挤占,空间局促

  “外滩滨水区是上海市最具标志性的城市景观区域,同时也是城市中心最重要的公共活动场所之一,但外滩大部分滨水空间被城市快速机动交通所占用,存在公共活动空间局促、舒适性较差、外滩历史建筑未得到充分展示等问题。”毛佳樑表示。

  他说,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对黄浦江两岸的公共空间和环境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滩地区城市公共活动功能有待进一步提升,现有的滨水空间环境亟需改善。正在建设的外滩地下通道,也为改善外滩环境、重塑外滩功能、重现外滩风貌,提供了极好的机遇。

  “我们将以外滩地下通道的实施为契机,规划对北起苏州河口,南至十六铺客运中心北侧,岸线总长度约1.8公里的外滩滨水区域进行综合改造。”

  如何改造增设“四大广场”提升景观

  昨天公布的设计方案亮点之一是,未来的外滩将扩建、增设“四大广场”,以容纳更多的人流,并提供举办节庆活动的可能。其中,黄浦公园西侧入口处拆除大门、围墙和零星建筑,开辟广场,黄浦公园与外滩源绿地同步开放;位于南京东路路口的陈毅广场将比现状扩大一倍,增加休闲、观景空间;在福州路口增设中间层次标高的节庆广场,提供观赏外滩历史建筑和举办节庆活动的场所;在延安东路路口,以气象信号台为中心形成广场,展示外滩历史变迁。

  “为了方便地联系防汛空箱与外滩地面,规划增设几处舒缓的坡道,坡度控制在3-4%,形成安全舒适自然的高差过渡和富有趣味性的观景场所。”伍江说,在人行道与防汛空箱之间也将增设中间高度的平台广场,市民可以更好地观景。

  如何保障行人畅通可从主要路口走人行道

  值得关注的还有“吴淞路闸桥将被拆除”。伍江说,等到外滩地下通道建成后,闸桥的功能就不复存在,那时就可以拆除了。

  同时,外滩的地面道路将缩减为4条机动车道,西侧历史建筑前的人行道将从3到8米增至8到12米,大大拓展了公共活动和观景空间。

  与现在外滩人行过街基本走地下通道不同的是,改造后的外滩,人们将可从主要路口直接走人行横道过马路,不过现有北京东路、南京东路的过街地道仍将保留。

  大量行人从马路上穿过,会不会导致混乱呢?伍江称不会出现上述情况,因为等到地下通道通车以后,大部分过境快速的交通全部在地下,地上留下来的交通量,占现有的交通量只有很小一部分。

  防汛功能是否会受影响“亲水”仍然以观赏为主

  这次改造后,外滩的防汛墙功能是否会受到影响呢?针对晨报提出的问题,毛佳樑表示:“关于外滩防汛墙的建设,原有的防汛墙完全能够起到防汛的作用,这次工程完成以后,我们将同步把防汛工作继续做好。”

  “我们最主要的理念,就是提供连续的市民活动空间,而现在外滩的平台和道路是互相隔离的。”入围基础方案的北京都市筑景设计研究院设计师周岳表示,“亲水”是他们很看重的方面,但是与一般的亲水平台不同的是,考虑到防汛等因素,直接将黄浦江水引到市民身边不太现实,所以这里的“亲水”仍然以观赏为主。

  有很多市民关心,此次改造后,南京东路步行街是否会延伸至外滩?伍江对此回应道,“目前对南京东路步行街的延伸没有考虑”。

  如何改善地区生态环境现有大树尽量在原址保留

  此次改造后,地区绿化面积将与现状绿化面积基本持平。伍江表示:“现有大树尽量原址保留,并在不对优秀历史建筑产生遮挡的前提下,适当增加乔木与灌木,以改善地区生态环境。”此外,规划保留人民英雄纪念碑、陈毅雕像等重要的现状雕塑,并结合绿地和广场适当增设雕塑。

  而未来外滩地区设施主要分为三类,分别为停车设施、功能性设施和服务性设施,其中功能性设施包括公厕、管理、服务、寄存、应急救助、市政等,服务性设施包括便餐、饮料、旅游品、书报亭等。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