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月CPI仅上涨1% 经济或面临较大通缩压力(图)

姚伟 2009年02月11日09:41 东方早报
由于粮食储备充足,干旱对未来粮食价格影响相对有限。
由于粮食储备充足,干旱对未来粮食价格影响相对有限。 赵静 早报资料 刘建平 制图

  国家统计局周二公布,1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涨1.0%,全国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PPI)下降3.3%,2008年12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为87.3。

  毫无悬念,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增幅连续第九个月回落。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1月份CPI较上年同期(同比)仅上涨1%,为31个月新低。

  简单地理解,CPI代表着老百姓生活成本的高低。作为宏观经济的重要指标,CPI亦是判断经济是通胀还是通缩的重要参考。

  昨日的最新CPI数据揭晓后,绝大部分专家提醒说,在春节和元旦两大假期推高物价的影响下,CPI仅上涨1%,预示我国经济面临较大通缩压力。

  居住价格涨幅历史低位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1月份食品价格上涨4.2%,非食品价格下降0.6%;消费品价格上涨1.5%,服务项目价格下降0.8%。

  这意味着,假日因素对于CPI的影响不容小视。最明显的佐证是,由于春节和天气双重影响,1月份鲜菜价格大幅上涨19.6%、水产品上涨11.6%。

  兴业银行资金营运中心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昨日解读称,“正是食品价格部分抵消非食品价格下落,才遏制了CPI总水平的下滑。”

  值得关注的是,本月居住价格涨幅跌至了历史低位。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居住类价格同比下降2.3%的水平,是2001年1月以来的历史最低水平。

  虽然在更细的分项数据上,租房价格同比依然上涨1.3%,但这一价格涨幅也是2007年7月见顶之后的连续第6个月回落。

  鲁政委表示,房价下落导致折算出的租金价格下落、市场购房观望情绪提高造成的供给过剩,是居住类价格下降的主因。预计这一趋势未来还将继续。

  同时,非食品CPI同比下降0.6%。这是2005年有非食品CPI统计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料旱灾不会推高粮价

  目前各界普遍关心,今年的严重旱灾是否会推高粮价,乃至拉高CPI。毕竟,去年2月份雪灾大幅推高CPI至11年来最高点的事实犹在眼前。

  显见的事实则是,目前全国作物受旱面积超过1.6亿亩。郑州商品交易所小麦期货主力合约近日一度创出五个月来新高。

  但昨日大部分专家预计旱灾不会对粮食价格造成太大的影响。

  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兼中国证券市场主席李晶就表示,尽管中国冬季旱情非常令人忧虑——特别是对深受影响的中部和北方省份的农民,但此前连续五年的丰收应该可以为今年小麦可能出现的减产提供充足储备。

  交通银行研究部宏观经济分析师唐建伟也认为,由于粮食储备充足,即使干旱造成粮食一定程度减产,其对未来粮食价格的影响也相对有限。

  当然,也有相对谨慎的专家。《财经》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昨日指出,“粮食价格上半年存在着企稳并反弹的可能。”

  短期通缩风险加剧

  “由于春节因素,今年1月份的CPI数据是‘失真’的。”美林亚太区经济学家陆挺针对最新的CPI数据评价称。

  事实上,这一观点代表了不少经济专家的观点。部分经济学家昨日纷纷表示,预计下月CPI数据就将进入“负增长”区间。

  这就意味着,代表经济通胀或通缩的CPI和工业品出厂价格(PPI)两个指标届时都将为负,经济的通缩征兆将会确定无疑。

  我国面临的通缩风险或许也可以从历史数据中得到求证。

  交通银行研究部提供的数据显示,近十年来我国共经历过两次通货紧缩:1997-1999年其时CPI持续下降27个月;2001-2002年时CPI持续下降16个月。

  以此判断,深受次贷危机影响的中国如果再次出现通货紧缩,紧缩幅度极有可能比前两次更深,持续时间也更长。

  不过,昨日亦有不少专家指出,中国的通缩风险或许不会持续太长时间。

  野村证券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便坚信,随着去年上半年高基数效应的减弱,并且国内经济重获动能,预计到第三季度通胀将卷土重来。

  此前甚至还有部分经济学家担忧,如果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方案推高了物价而经济增速却停滞不前,我国不无面临“滞胀”的风险。

  名词解释

  通货紧缩(deflation)

  依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的定义:价格和成本正在普遍下降即是通货紧缩。经济学者普遍认为,当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连跌两季,即表示已出现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原因有产能过剩或需求不足导致物价、工资、利率、粮食、能源等各类价格持续下跌。长期的货币紧缩会抑制投资与生产,导致失业率升高及经济衰退。

  在经济实践中,判断某个时期的物价下跌是否是通货紧缩,一看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是否由正转变为负,二看这种下降的持续是否超过了一定时限。

  记者观察

  货币政策虽空间犹存降息预期已开始降温

  早报记者 姚伟

  昨日公布的CPI数据好于预期,但创下31个月低点的事实无疑为货币政策继续调整提供了空间。

  大部分的经济学家相信,如果决策层认为有必要支持经济增长以防止通缩进一步加剧,货币政策扩张空间显然“巨大”。

  花旗集团亚洲首席经济学家黄益平便预测,未来数月内,央行将下调基准贷款利率超过1个百分点,令其在年中达到4%,目前为5.31%。

  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兼中国证券市场主席李晶昨日则指出,近期实际利率其实有所上升,只有进一步降息才能减少融资成本,使得经济活动更容易获得信贷,由此减少通缩延长的风险。

  不过,目前决策层面释放的信号似乎无关降息。

  央行行长周小川2月8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下,央行将根据具体经济情况采用不同货币调控手段,并非单靠利率调整这一种货币政策。

  有市场人士结合此前央行的快速降息举动及近日银行信贷的猛增将此解读为,决策层面或许无意再次降息。

  可资佐证的是,上周央行利用央票发行和正回购双管齐下,实现超过200亿元的正回笼,这也是今年来公开市场一周流向第一次出现净回笼。

  对此,交通银行研究部宏观经济分析师唐建伟表示,未来一个阶段货币政策操作将以数量型工具为主,价格型工具为辅。

  唐建伟认为,连续高密度降息、信贷大幅反弹、长期通胀风险确实让央行近期内不会继续大幅度降息,但考虑到通缩的“杀伤力”,预计央行会根据国务院新增4万亿贷款的政策要求,采取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样的数量型工具。

  股市影响

  股市短期强势不变

  民族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徐一钉认为,当前A股市场看得最重的是流动性的充裕,而不是宏观经济数据,预计短期内难以影响股指运行。

  徐一钉说,前期市场人士分析PMI(采购经理指数)数据后认为,宏观经济已见回暖迹象。但新公布的CPI和PPI数据显示,宏观经济仍在下滑,距离回暖尚有距离。不过当前A股市场流动性充裕,就目前情况看,看好市场的力量仍占上风,预计短期内市场难改强势运行。

  但因宏观经济尚未回暖,徐一钉认为本轮疾速上涨缺乏基本面支持,股指反弹点位越高,面临风险性越大。

  仍是脉冲式行情

  银河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李峰认为,CPI涨幅高于此前市场“低于1%”的预期,但因数据显示的仍是宏观经济下滑,李峰说,2009年A股市场仍将是脉冲式的行情。

  李峰建议投资者在操作时关注三四月份上市公司一季报发布,如果上市公司盈利情况偏差,A股将可能再次出现局部回调。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