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积薄发、茁壮成长——股指期货已成功嵌入我国资本市场(2)

2014年11月04日10:46  新浪资讯

  第一, 股指期货提供双向交易机制,增加了市场平衡制约力量,有助于降低市场波幅和震荡频率。

  股指期货提供了一篮子股票的多空双向交易机制,在股市非理性上涨时,投资者的看空预期能够在期货市场上实现,起到平衡股价的作用;在股市非理性下跌时,又能通过期货做多给予市场支撑。这就犹如为股票市场增加了内在减振器,使得股价围绕合理的估值水平,在一个相对较小的范围内波动。据统计,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已推出股指期货的22个市场,股市平均跌幅为46.9%,其中新兴市场跌幅也只有47.1%,远低于没有推出股指期货市场63%的平均跌幅。在新兴市场国家印度,其上市股指期货后三年股市波动率比上市前一年分别下降了14.7%、32.2%与51.6%。

  第二, 股指期货有利于机构投资者稳定持股,更好地发挥稳定市场的作用。

  近年来,境内不断培育和发展机构投资者,积极推动长期资金入市。但由于境内股票市场缺乏做空机制,许多机构投资者的行为与散户差别不大,只能被迫采取“高抛低吸”的方式,通过频繁买卖股票来盈利,操作手段单一,投资行为呈现“机构投资散户化、长期资金短期化”,难以充分发挥稳定市场的作用。有了股指期货等做空工具,机构投资者能够可以利用期货市场进行“期货替代”,变现货交易为期货交易,减少在现货市场上的频繁冲击性操作,增强稳定持股的信心,降低股价波动水平。

  (二)提供避险工具,促进避险文化形成。

  近年来,随着国际金融市场风险日益复杂化,股指期货的风险管理功能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但境内金融市场在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犹如商船航行于茫茫大海之中而没有购买保险一般。发展股指期货,提供避险工具,不仅有助于投资者规避市场系统风险,而且可以优化社会风险结构,培育避险文化,现实意义十分显著。

  第一, 股指期货是投资者规避系统风险的基础工具,是市场风险转移的重要通道和出口。

  股市中的非系统风险能够通过分散化投资来消除,但系统风险无法简单切割。而且,境内股市系统风险远高于成熟市场,使得系统风险防范显得尤为重要。在成熟市场上,管理系统风险的工具就是股指期货。当投资者预期股票市场将出现下跌时,通过持有股指期货空头头寸,既能避免股票价格在高位难以卖出的流动性风险,也对冲了持有股票的系统风险;当投资者预期股票市场将要上涨时,通过股指期货的保证金杠杆,利用较少资金预先在期货市场建立多头头寸来锁定买入股票的成本。

  第二,股指期货的推出,帮助培育投资者避险理念,引导避险文化形成,优化市场风险整体结构。

  一般来说,市场本身存在有两类重要的参与者,一类是风险规避者,一类是风险投机者,客观上需要一个风险转移机制。在投资者无法通过避险保值实现风险规避的时候,市场上可能就只剩下“追涨杀跌”的投机者。通过股指期货进行避险,有助于改变目前市场上的过度投机氛围,营造避险文化,让投资者深刻领会到“上涨也有风险、下跌也是机会”,真正平等地看待涨与跌。

  (三)完善金融产品体系,增加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改善股票市场生态。

  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中包括森林与湖泊。如果把股票市场比作森林,那么股指期货等风险管理市场就像是森林中的湖泊,可以涵养水源、改善森林的生态环境。股票与股指期货恰如森林与湖泊一样,共同构成完整的金融生态系统。

  发展股指期货等简单、基础性的衍生产品,不仅能够完善境内金融产品体系,增加市场创新功能,改善股票市场生态,提高市场运行质量,使得金融系统更加灵活、有效和富有弹性,也是保障金融资源配置的主动权,实现国家金融安全战略的重要选择。

  第一, 作为基础性的金融衍生产品,股指期货的推出,能够丰富金融市场产品体系,为投资者提供多元化投资选择。

  当前,境内金融市场仍然面临产品结构单一、品种匮乏、投资策略趋同等问题,尚不能满足广大居民日益增长的财产性收入增长需求。作为资本市场基础的配套性产品,股指期货的推出,将丰富金融市场产品体系,为投资者提供多元化投资选择。金融机构可以根据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利用股指期货等工具对股票、债券等传统投资品种进行分解组合,形成特点各异的投资产品,使产品收益和风险特性与客户收益预期和风险偏好相适应,为客户提供完整的个性化金融服务,增加市场深度。

  第二, 股指期货的推出,进一步丰富了投资者的投资策略,完善盈利模式,提高市场操作的技术含量。

  在缺失股指期货等基础性风险管理工具的市场环境中,基金等机构投资者长期处于同质化竞争状态,业绩大起大落,证券公司也被迫进行简单粗放经营,盈利渠道单一。股指期货的推出,改变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有助于拓展机构业务范围,丰富投资策略和盈利模式,改善市场运行生态。同时,也有利于拓展券商、基金等机构开展套期保值、套利和其他组合交易等创新业务,以增加收入来源、均衡收入结构。国际上,资产管理公司普遍采用股指期货、国债期货等工具来调整资产在权益和债券之间的配置,以降低运作成本,提高投资收益。在中国台湾地区,公募基金广泛利用期货市场进行避险、增益和优化运营管理等操作,显著提高了投资绩效。其中,台湾宝来双盈平衡基金凭借灵活的期货策略,在2008年台湾股市大跌45%的情况下实现8.60%的正收益,生动地表现出期货市场操作的独特魅力。

  第三, 股指期货等金融衍生品的发展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有利于掌握金融资源配置的主动权,保障金融安全。  

  金融衍生品是金融市场的高端,是金融的制高点,是金融资产、金融资源配置的高效率工具。各个国家都将发展金融期货等金融衍生品市场,作为国家金融战略来考虑,通过占领金融领域的“制高点”, 掌握金融资源配置和定价的主动权,维护本国的金融安全。近年来,随着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扩大,境外多个市场正瞄准境内金融期货市场的巨大发展潜力,纷纷推出针对境内的金融期货品种。由于股指期货的非专属性,外资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在境外上市针对境内A股关联的期货期权,主动掌握境内股市定价权,既不利于境内企业开展套期保值业务和境内监管机构进行监管,更严重威胁金融安全。正视挑战,未雨绸缪,积极发展本土股指期货等金融衍生品市场,对于促进境内金融稳定、维护金融安全,提高金融市场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国际经验充分表明,股票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建立与股票现货市场相配套、包括股指期货在内的专业风险管理市场体系,推动股指期货和股票市场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提升直接融资的比例,优化资源配置,服务于实体经济转型和发展。展望未来,由单一股指期货产品为起点,加快建立完善品种多元的股指期货和期权产品体系,是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必由之路。随着境内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股指期货作为资本市场的内在组成部分,也必将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

  (作者: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副总经理 陈晗)

[上一页] [1] [2]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