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债期货成功实现“高标准 稳起步”的预期目标(2)

2014年11月04日10:48  新浪资讯

  从我国存在中央结算公司和中国结算公司两个债券托管机构的现实出发,中金所在债券托管机构统一开立债券账户,交割过程中,卖方客户先把可交割国债转入中金所账户;在货款交付后,再把国债从中金所账户划入买方账户。不同市场多空客户间的国债过户,通过中金所账户在债券托管机构之间的转托管机制得以完成。这一制度创新对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互联互通的促进作用也得到初步体现。TF1312合约交割中,中央结算公司、中国结算公司(上海)、中国结算公司(深圳)都参与了交割,共进行了5次跨市场国债转托管,累计跨市场划转债券7,300万元。

  国债期货价格反映了市场对中长期利率走势的预期,能够及时、有效反映货币政策信息。2013年10月29日,人民银行在公开市场开展130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4.1%,较前一期7天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高0.2%。在公开市场操作信息公布后的5分钟内,国债期货价格下跌0.05元,对货币政策及时作出反映。

  (四)丰富证券公司等机构利率风险管理手段,证券公司持有国债意愿明显增强

  近期,国债收益率上升明显,波动幅度有所扩大,国债现货价格跌幅较大。目前,5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为4.42%,较9月初上升50个基点,对应国债现货价格跌幅达到2%,国债市值损失数千亿元。部分证券公司开立国债期货套保账户,利用国债期货管理债券组合的系统性风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13年9-12月,国债期货套保账户数由5个增加到7个;日均套保持仓由246手增加到1,305手。

  证券公司参与国债期货实物交割,不仅可以实现套利交易策略的收益,也可以节约现货交易中的信息搜集成本和市场冲击成本,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国债现货,从而实现对国债现货交易的投资替代。为防范利率风险,部分证券公司在TF1312合约集中交割前,卖空远月合约,对买入交割获得的国债进行套期保值,为进一步开展国债做市和套利交易奠定基础。

  由于实现了“两条腿”走路,证券公司利率风险管理的手段更加多元化,持有国债意愿明显增强。目前,证券公司持有国债117亿元。

  (五)加快金融机构产品和业务创新,促进各行业共同发展

  国债期货为机构投资者提供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丰富了金融机构的交易策略,促进基于债券市场组合和国债期货的产品创新,提升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效率,增强其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截至2014年1月15日,已有证券、基金、期货等各类金融机构推出了47个资管产品参与国债期货交易。

  国债期货的上市,促进了商业银行、证券公司、期货公司、证券投资基金国债期货相关业务合作。一是银证之间已经开展国债借贷合作,部分商业银行已经与证券公司签订了国债借贷协议,并为此增持了可交割国债,提高了交易性国债的比重;二是商业银行正在积极准备参与国债期货,部分商业银行已经完成对期货公司国债期货业务授信工作;三是证券、期货和基金发挥各自优势,合作研发与国债期货挂钩的资产管理产品等。

  国债期货促进了债券市场其他创新品种的发展。以国泰上证5年期国债ETF为例,该产品以可交割国债为跟踪标的,国债期货提升了可交割国债的流动性,进而带动国债ETF的活跃交易。2013年9月6日至2014年1月15日,国泰上证5年期ETF日均成交约6.7亿元,较2013年8月份日均成交量增加0.9亿元,增长16%。

  三、多措并举,进一步推动国债期货市场长远健康发展

  从国际成熟市场经验来看,国债期货市场的发展是一个长期培育、逐步发展的过程,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产生并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而迅速发展。目前,我国国债期货已经平稳上市运行,市场功能开始显现,有关各方对此给予了积极评价。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国债期货刚刚起步,当前存在一些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需要在发展中不断完善。

  (一)美国国债期货市场发展30多年,经历了一个长期培育、逐步发展的过程

  从成熟市场经验来看,国债期货市场的发展是一个长期培育、逐步发展的过程。1970-1986年,美国逐步完成了从利率管制到利率市场化的转变。在此过程中,1976-1981年,美国芝加哥期货市场先后推出了90天期国库券期货、30年期国债期货、3个月欧洲美元期货等利率期货品种,国债期货市场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基础。1982年,美国10年期国债期货上市,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国债期货品种。1982-1992年,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和金融机构参与程度的提高,10年期国债期货成交量由5000手增长到4.5万手,持仓量由1万手增长到14.5万手。1992-2000年,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美联储货币政策操作从以货币总量调控为主转变为利率调控为主,国债期货市场进入平稳发展时期。10年期国债期货成交量由4.5万手增长到16.4万手,持仓量由14.5万手增长到58.5万手。2000年以来,受互联网泡沫、次贷危机等影响,美国经济发展减速,市场利率波动加剧,国债期货作为透明度高、流动性好的场内利率衍生品的优势凸显,国债期货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2013年1至8月,10年期国债期货日均成交140万手,日均持仓210万手,分别是2000年的8.5倍和3.6倍。

  (二)多措并举,进一步推动国债期货市场长远健康发展

  目前,国债期货已经平稳上市运行,市场功能初步体现,有关各方对此给予了积极评价。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国债期货刚刚起步,需要在发展中不断完善,需要有关各方一如既往的大力支持。下一步,我所将在证监会的领导下,依托国债期货跨部委协调机制,多措并举,做精做细国债期货,实现国债期货市场投资者结构的多元化,拓展国债期货功能发挥的广度和深度。一是做好银行、保险等机构入市政策配套工作,加强培训与市场服务工作,满足金融机构利率风险管理需求;二是强化市场监管及风险防范,加强国债期货、债券现货的跨市场风险监测监控与预研预判,切实维护和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三是努力降低交易成本,做好国债充抵保证金制度研究工作,继续加强投资者教育,提高国债期货市场运行质量,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推动服务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四是推出其他年限的国债期货,以更好地形成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国债收益率曲线,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并为实体经济转型发展提供高效率、低成本的利率风险管理工具。

  (作者: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副总经理 陈晗)

[上一页] [1] [2]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