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30周年 上海经济“五大跨越”书写巨变

郑红 杨群 张东琴 2008年12月01日10:13 解放日报

  30年,在百余年开埠史上虽弹指一挥,上海改革开放成就却令世人惊叹。

  就这30年,本市国民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来自上海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978年全市生产总值(GDP)仅为272.81亿元,而到2007年已经跃升至12188.85亿元,简单平均,“城市家底”年均增加400多亿元。尤其是自1992年以来,上海经济连续1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总量扩大4.8倍,但经济增长率的落差仅4.8个百分点,成为上海经济增长最快而波动最小的一段时期,为带动长江三角洲乃至全国经济的稳健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综合实力增强壮大,令上海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底气夯实发展从容。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寒流来袭,全市社会经济发展依然保持平稳。而这一切绝非一日之功,得益于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调整经济结构,不断完善市场运行机制,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创新,切实加强环境资源保护。特殊时期,特殊考验,更能生动折射30年轨迹的不平凡。

  跨越之一:经济总量扩大16倍

  经济总量是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关键性指标。从1978年到2007年,按可比价格计算,上海GDP平均每年增长10.3%,经济总量扩大了整整16倍。

  规模增长的同时,经济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上海按照“优先发展第三产业、积极调整第二产业、稳定提高第一产业”的产业发展方针,不断推进战略性结构调整,城市性质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全国性工业基地成功“转型”为开放型、国际化、服务功能齐备的经济中心城市。1978年,上海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为4:77.4:18.6,二产占绝对主力;2007年,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变为0.8:46.6:52.6,30年前“二产独大”格局,被二三产业“双轮驱动”平稳替代。目前,上海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超半壁江山,比1978年提高34个百分点。

  跨越之二:经济效益增长37倍

  经济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同步提高。1978年,全市完成财政收入仅为190.67亿元,到2007年已达到7310.26亿元,比1978年增长37.3倍,平均每年增长13.4%;与此同时,2007年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102.63亿元,比1978年增长11.4倍,平均每年增长9.1%。

  如果把财政收入比作经济效益的“硬”指标,那么能源综合利用率可以看作一个“软”指标。2005年以后,一个新的统计名词频频进入上海百姓视野,那就是“万元GDP能耗”。软指标,却是硬约束,这个指标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显示上海单位GDP产出的背后,消耗了多少能源,更可以看出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承载能力,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上海对社会经济“和谐发展”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理解。

  近年来,上海的能源综合利用率不断提高,上海万元GDP能耗已经由2005年的0.907吨标准煤降至2007年的0.833吨标准煤,降幅达8.2%。

  跨越之三:实体经济能级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以“四个中心”建设为抓手,不断提升实体经济能级。第二产业从“调整中发展”进入“发展中调整”阶段,形成了支柱产业、高技术产业、都市型工业共同发展的新格局。2007年,全市工业实现增加值5298.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1..2倍,平均每年增长10.1%。

  经过多年积累,重点发展行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2007年,电子信息产品制造、汽车制造、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精品钢材制造、成套设备制造和生物医药制造等六个重点发展工业行业,共实现工业总产值14502.94亿元,占到全市生产总值的65.2%。以航空航天器材制造等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带动力也不断增强,其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5.6%,比1997年提高了10.2个百分点。

  工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有力推动了上海工业产品的升级换代。一大批技术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发展势头好的产品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成为上海产品新形象的代言者———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汽车产量比1978年增长78倍,成品钢材产量增长5倍,民用钢质船舶增长11倍,发电设备增长24.9倍。

  跨越之四:虚拟经济国内领先

  改革开放以来,以金融业为代表的虚拟经济方兴未艾,成为上海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引擎。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金融业迅猛发展,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速14.5%,金融业规模和实力显著提升。2007年,上海金融业增加值1209.08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9.9%,在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中的核心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内涵。

  由证券市场、同业拆借市场、外汇市场、保险市场、商品期货市场等构成的比较健全的全国性金融市场体系,已初具规模。上海证券市场各类证券成交额由1991年46亿元增加至2007年的380026亿元;已上市股票数由8只增加至904只;

  股本市值由29.43亿元增加至26.98万亿元。金融领域对外开放逐步扩大,落户上海的营业性外资金融机构和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不断增加。2007年,在沪经营的外资金融机构数达131家,其中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的有45家。

  2007年末,全市拥有各类金融机构604家,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52025亿元,金融机构部门资产总额约8.7万亿元,金融从业人员21.6万人。上海已成为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最快、外资金融机构数量最多、金融人才最为集中的中心城市之一,基本确立了国内金融中心的地位,正朝着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迈进。

  跨越之五:经济循环融入世界

  改革开放后,上海经济格局由封闭、半封闭,逐步向开放式、外向型转变,基本形成了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多领域、多形式、全方位开放型经济格局。

  30年辉煌铸就,上海在全球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与日俱增,上海的经济循环全面"融入世界",经济发展越来越多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又有越来越多的国际性会议和赛事将目光瞄准上海。2007年末,与上海通航的城市达179个,其中国际及地区城市就有99个。

  30年来,上海对外贸易快速发展。2007年全市进出口总额达2829.73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92.5倍。其中出口商品总额1439.28亿美元,增长48.8倍。出口商品的结构不断改善,科技含量较高的机电产品出口总额,已经占到全市外贸出口总额的68.5%,比重比1990年提高了4..7个百分点。

  30年来,上海引资质量不断提高。2007年,上海签订直接利用外资合同项目4206项,合同金额148.6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金额79.2亿美元,分别比1980年增长261.9倍、436.3倍和527倍。在上海投资的国家和地区已达130个。至2007末,落户上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投资性公司和研发中心已分别达到184家、165家和244家。

  与此同时,上海"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至2007年末,上海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涉及的国家和地区已达177个。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上海经济"五大跨越"书写巨变2008年12月1日 04:34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郑红 杨群 张东琴 选稿:方清

  30年,在百余年开埠史上虽弹指一挥,上海改革开放成就却令世人惊叹。

  就这30年,本市国民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来自上海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978年全市生产总值(GDP)仅为272.81亿元,而到2007年已经跃升至12188.85亿元,简单平均,“城市家底”年均增加400多亿元。尤其是自1992年以来,上海经济连续1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总量扩大4.8倍,但经济增长率的落差仅4.8个百分点,成为上海经济增长最快而波动最小的一段时期,为带动长江三角洲乃至全国经济的稳健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综合实力增强壮大,令上海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底气夯实发展从容。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寒流来袭,全市社会经济发展依然保持平稳。而这一切绝非一日之功,得益于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调整经济结构,不断完善市场运行机制,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创新,切实加强环境资源保护。特殊时期,特殊考验,更能生动折射30年轨迹的不平凡。

  跨越之一:经济总量扩大16倍

  经济总量是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关键性指标。从1978年到2007年,按可比价格计算,上海GDP平均每年增长10.3%,经济总量扩大了整整16倍。

  规模增长的同时,经济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上海按照“优先发展第三产业、积极调整第二产业、稳定提高第一产业”的产业发展方针,不断推进战略性结构调整,城市性质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全国性工业基地成功“转型”为开放型、国际化、服务功能齐备的经济中心城市。1978年,上海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为4:77.4:18.6,二产占绝对主力;2007年,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变为0.8:46.6:52.6,30年前“二产独大”格局,被二三产业“双轮驱动”平稳替代。目前,上海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超半壁江山,比1978年提高34个百分点。

  跨越之二:经济效益增长37倍

  经济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同步提高。1978年,全市完成财政收入仅为190.67亿元,到2007年已达到7310.26亿元,比1978年增长37.3倍,平均每年增长13.4%;与此同时,2007年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102.63亿元,比1978年增长11.4倍,平均每年增长9.1%。

  如果把财政收入比作经济效益的“硬”指标,那么能源综合利用率可以看作一个“软”指标。2005年以后,一个新的统计名词频频进入上海百姓视野,那就是“万元GDP能耗”。软指标,却是硬约束,这个指标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显示上海单位GDP产出的背后,消耗了多少能源,更可以看出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承载能力,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上海对社会经济“和谐发展”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理解。

  近年来,上海的能源综合利用率不断提高,上海万元GDP能耗已经由2005年的0.907吨标准煤降至2007年的0.833吨标准煤,降幅达8.2%。

  跨越之三:实体经济能级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以“四个中心”建设为抓手,不断提升实体经济能级。第二产业从“调整中发展”进入“发展中调整”阶段,形成了支柱产业、高技术产业、都市型工业共同发展的新格局。2007年,全市工业实现增加值5298.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1..2倍,平均每年增长10.1%。

  经过多年积累,重点发展行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2007年,电子信息产品制造、汽车制造、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精品钢材制造、成套设备制造和生物医药制造等六个重点发展工业行业,共实现工业总产值14502.94亿元,占到全市生产总值的65.2%。以航空航天器材制造等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带动力也不断增强,其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5.6%,比1997年提高了10.2个百分点。

  工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有力推动了上海工业产品的升级换代。一大批技术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发展势头好的产品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成为上海产品新形象的代言者———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汽车产量比1978年增长78倍,成品钢材产量增长5倍,民用钢质船舶增长11倍,发电设备增长24.9倍。

  跨越之四:虚拟经济国内领先

  改革开放以来,以金融业为代表的虚拟经济方兴未艾,成为上海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引擎。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金融业迅猛发展,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速14.5%,金融业规模和实力显著提升。2007年,上海金融业增加值1209.08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9.9%,在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中的核心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内涵。

  由证券市场、同业拆借市场、外汇市场、保险市场、商品期货市场等构成的比较健全的全国性金融市场体系,已初具规模。上海证券市场各类证券成交额由1991年46亿元增加至2007年的380026亿元;已上市股票数由8只增加至904只;

  股本市值由29.43亿元增加至26.98万亿元。金融领域对外开放逐步扩大,落户上海的营业性外资金融机构和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不断增加。2007年,在沪经营的外资金融机构数达131家,其中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的有45家。

  2007年末,全市拥有各类金融机构604家,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52025亿元,金融机构部门资产总额约8.7万亿元,金融从业人员21.6万人。上海已成为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最快、外资金融机构数量最多、金融人才最为集中的中心城市之一,基本确立了国内金融中心的地位,正朝着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迈进。

  跨越之五:经济循环融入世界

  改革开放后,上海经济格局由封闭、半封闭,逐步向开放式、外向型转变,基本形成了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多领域、多形式、全方位开放型经济格局。

  30年辉煌铸就,上海在全球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与日俱增,上海的经济循环全面"融入世界",经济发展越来越多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又有越来越多的国际性会议和赛事将目光瞄准上海。2007年末,与上海通航的城市达179个,其中国际及地区城市就有99个。

  30年来,上海对外贸易快速发展。2007年全市进出口总额达2829.73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92.5倍。其中出口商品总额1439.28亿美元,增长48.8倍。出口商品的结构不断改善,科技含量较高的机电产品出口总额,已经占到全市外贸出口总额的68.5%,比重比1990年提高了4..7个百分点。

  30年来,上海引资质量不断提高。2007年,上海签订直接利用外资合同项目4206项,合同金额148.6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金额79.2亿美元,分别比1980年增长261.9倍、436.3倍和527倍。在上海投资的国家和地区已达130个。至2007末,落户上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投资性公司和研发中心已分别达到184家、165家和244家。

  与此同时,上海"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至2007年末,上海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涉及的国家和地区已达177个。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