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家庭档案”走俏 民生信息可查询数据库

周瑜 2008年08月27日09:54 浙江新闻网

  从1989年买的18英寸彩电到1990年代初期的煤气灶,直至近年添置的空调、电脑、打印机,在档案馆专家的免费指导下,家住宁波海曙区的陈老太整理了近20年来购买的54件家用电器的票据、使用说明等,分门别类地列成表格,还在社区办了个小型档案展。

  在不少人印象里,“档案”总是和“权威”、“神秘”联系在一起,它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却似乎又很遥远。而在浙江,“档案”已改变以“红头文件”为主体的传统馆藏结构,开始进入百姓的日常生活。早报记者从日前召开的浙江省档案馆建设座谈会上了解到:浙江的档案馆专家不仅将向普通家庭推出免费的建档指导,到2012年,各级综合档案馆还将把婚姻、学籍、移民、公证等10类信息的“民生档案”纳入数据库,老百姓如查阅、开证明,只要进入数据库提取相关信息即可。

  “成长档案”最受欢迎

  “家庭建档”就是家庭通过档案专家的指导,建立自己要保存的资料信息。“作为服务民生的重要内容,‘家庭档案’是今后档案发展的趋势——孩子的成长历程、家庭的消费支出,甚至家庭成员的日常交流都可以归入建档范畴。”浙江省档案馆馆长王立忠表示。

  从2006年开始,宁波海曙区档案馆在社区开设培训班,在浙江率先推出“家庭建档”服务,目前已有1000多户家庭建立了档案。据区档案馆馆长陈蕾介绍,“家庭建档”主要分为证书类、财产类、健康类、照片类等,也可以建立个性化档案,“需求最大的是‘成长档案’,有很多家庭从孩子出生时的小脚印、小手印开始,将其每年的体重、身高、学习经历等归类成册,既是作为资料留存,又可以在孩子满18周岁时作为成年礼送给他(她)。”

  据介绍,宁波、东阳、桐乡等地已开办免费的“家庭建档培训班”,档案馆专家上门指导资料分类、整理和保存。据了解,浙江省档案馆准备在全省推广“家庭建档”,按属地管理原则,由各地档案部门上门提供服务。一旦发现有社会价值的“家庭档案”,档案馆还将免费保存、管理。

  民生信息可查询数据库

  今年春节,长兴县总工会的李某在办退休手续时,发现个人档案少了在粮食局下属食品厂的10年工龄,影响到退休工资。李某在县档案馆馆藏的粮食局档案中找到了招工进厂的原始材料,由县档案馆出具证明,为其增加工龄提供了依据。

  “今后,档案馆的民生信息将覆盖生活的方方面面,为老百姓提供各类服务。”王立忠表示,“民生档案”指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档案,涉及婚姻、土地承包、山林、房产、移民、知青、学籍、公证等。浙江将优先实施民生档案数字化项目,到2012年,全省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将建成民生档案数据库,提供民生信息的查询和证明等服务。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